即时:抚州农村党建工作莫把“党建引领”当“模框”
来源:中国网 时间:2023-03-14 16:52:03


(资料图片)

党建引领有着其丰富内涵,需要融会贯通,创新推进,并以务实的举措抓实抓常,落地生根。在乡村具体实践中,少数乡村组织忽视与实际的“融合”,照搬照抄、生搬硬套“党建引领”,甚至产生“党建引领是个框,什么工作都往里装”的工作误导,不顾实际将党建引领随意嫁接到某个具体的工作上,致使党建引领“一阵风”“雨后地皮湿”,为基层工作平添很多虚浮化工作任务。笔者认为,唯有突出“党建引领”这个核心,找准抓住“融合”这个关键,才能练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“真功”,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。

找准“切入点”,将“走新”和“走心”兼顾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者是相互提升和相互促进的,实现党建和业务的有机融合,关键在于找准“切入点”,需要以创新的精神积极研究新情况、解决新问题,更需要走心过脑、深入细致的推敲研判。一方面,要敢于打破常规、善于突破瓶颈,立足抚州农村党建工作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维、创新载体、创新内容,在各项规定、要求允许的范围内,勇于采取一些原来未使用过的政策、措施,创造出新的工作思路、开辟出新的工作航向。另一方面,要树牢正确政绩观,摒弃投机取巧、急功近利的思想,充分吃透上情和下情,真正搞清楚问题是什么、症结在哪里,想明白难题如何解、短板怎么补、困局怎么破,真正把“党建引领”基层治理创新的脚步迈稳、脚印踩实。要注重瞄准党员干部尤其是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知识空白、经验盲区、能力弱项,有针对性地抓好乡土人才回引、乡村人才培训,通过坐下来学、走出去察、请进来教、沉下心练等方式,持续提升党员干部技能素养和工作水平,让他们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的行家里手、乡村振兴的排头尖兵。

整治“庸懒散”,促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兼修。将“党建引领”当作“工作模框”的本质在于“庸懒散拖”等形式主义作祟,存在政治站位不高、眼界不够开阔、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,在抓全局、抓统揽方面“照葫芦画瓢”。创新党建引领机制、塑造党建品牌固然需要一定的“外在包装”来更好地提炼工作亮点,但更重要的是有过硬的“里子”作为支撑,拿出实际的效果来说话,而不是“猪鼻子插根葱——装象”,否则会画虎类犬,贻笑大方。要坚持干字当头、实字托底,从严整治“庸懒散拖”问题,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把主要心思、主要时间、主要精力用在干实事、抓落实上,力求把工作做到精细精准精品,让党建创新的概念、内涵、价值、意义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凸显出来。同时,对于上级检查部门而言,除了看材料、听汇报之外,更多的是要走出机关、深入基层、实地踏查,对操作性不强、群众认可度不高的“党建引领”及时“叫停”,让各类形式主义无处藏身。

奏出“最强音”,让“推广”和“反馈”共振。一个好的做法的基本特征是可复制、可推广、可检验,创建“党建引领”,旨在推动基层治理而非“点”上“亮绩”,而在于“面”上“拓效”,带动全盘工作的提升。要注重培育典型,抓点带面彰显辐射带动作用,而非“抓点代面”往自己脸上“贴金”,必须纠正偏差,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、后进促进会,“抓两头、促中间”方式,聚焦基层党组织“三化”建设、先锋堡垒工程难点,实施重点突破、整体推进,做到以上率下、以强带弱,对创建过程的基本经验、普遍规律进行宣传、推广、复制,实现示范带动、品牌联动,全面突破各项重点、难点问题,形成“比学赶超”的良好氛围。同时要健全信息收集反馈机制,及时了解和掌握推广过程中的进展成效,随时掌握到底办成了什么事、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群众评价怎么样,对不尽如人意、成效不显著的措施及时查缺补漏、补齐短板,从而真正形成“推广”和“反馈”同频的闭环回路,以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、领航力和战斗力,奏出强筋壮骨“最强音”。(文:郑磊)

关键词: